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共青团:王涛——城市中的绿色啄木鸟

发表于 2012-3-8 2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0截图20120308205220806.png
% U& a6 I2 w& `( k, U# [
, i5 L  ^' R0 v0 \! Y- p. _6 A" [讲述“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的故事系列之十+ w9 c9 W, r2 V7 f( j5 o8 o
王涛——城市中的绿色啄木鸟 ; }: ^9 o& ?( b! M# j: c7 [) u! X+ C/ z
【报送单位】事业部 2009年3月27日
' Y7 }$ ~: x7 e9 c# C
擦拭地上痰迹
劝阻行人吐痰
向路人发放纸巾
接受德国媒体采访
2 W3 R  L8 d2 ~- }/ v8 ~
  从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起,就一直想为奥运做点事,为北京的环境做点事情,希望世界五湖四海的朋友看到我们美丽洁净的城市环境和高素质的文明市民。为此,王涛开始了他三年艰辛而快乐的禁痰历程。
; G7 ^/ [* v$ v& N& s  第一次禁痰:不断给自己打气。2006年5月4日清晨,王涛自备纸巾、手套、夹子等必需品,还特意制作了“城市清洁志愿者”胸牌,独自来到天安门广场尝试劝阻。出门前,他没有和任何人说,练习也是背着妻子进行的。他在家不断琢磨怎么说才能语气婉转但态度坚定,并且反复对着镜子练习:“你好,先生(女士),你刚才吐痰了吧?这样不卫生,请你把它擦了吧。”同时,他也多次练习了蹲下擦痰的动作。在天安门广场,他很快看到了一个吐痰人——一个很瘦的中年男人,王涛刚想上前说,先生,您好……他就混进人群不见了踪影。“可以说第一次劝阻行动很失败,是我没有想到结果。我又不能去硬拉,就自己把痰擦了。”; L6 _+ H1 R6 J; s
  制止陋习已成一种习惯。从第一次禁痰起,王涛就开始了向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宣战。每天在上下班路上,看到有不少随地吐痰扔垃圾的人,王涛都会先给他们手帕紙,然后进行劝阻,并要求其擦掉污迹,然后发给他们一张文明提示卡,上面有如何做文明北京人的各项规定。“有不作为的我会为他们清理污迹,并希望被劝阻的人,将我们的观念传递给周围的朋友。还有那些不排队,乱闯红灯以及向窗外吐痰扔垃圾的司机等等” ,每天劝阻大约20人次。随着劝阻活动的开展,劝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到闯红灯、不排队、大声喧哗、国骂京骂,再到在公共场合躺卧、脱鞋等,还有公共司机不文明驾驶、向窗外吐痰等,制止陋习已然成为了王涛的一种生活习惯。
' c# n, Z6 ?+ H# L! ^) V7 i  王涛说,在禁痰中时常感到很委屈,这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选择了这条路,就一直走下去,遇到困难难免的,调整好心态继续来。”$ J( |! ?6 k5 o, V! r
  我的理想是“天下无痰”。刚开始禁痰的两年,王涛几乎每月都把自己的所有工资贴进去。“没敢去拉赞助,估计没人会相信我这个想法。都是用我工资补贴,刚开始两年几乎贴进全部工资。现在每月要花2000块左右。这几年共用五六万吧,平时家里花销我爱人负担。”* A* j; T* `& I2 W# v  q# x7 y
  王涛说,支撑他走过这些年的理想就是“天下无痰”,他为这一目标设定的期限是5到10年。“有一天,当中国变成无痰国家、当北京变成无痰城市时,我就会觉得我付出这些是值得的。”2 c$ j; K( H/ c& W5 }
  禁痰志愿者已达四千。后来,王涛的禁痰行动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擦痰用的纸巾由首都文明办和城市管理执法局提供,这为王涛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并开始琢磨着把活动做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8 F/ |2 H4 o3 s) K& c5 d& B. |1 w  2006年7月,王涛建立了“中国禁痰网”, 以网站为平台,宣传禁痰,宣传文明,招募志愿者。3个月后,他建立了“绿色啄木鸟组织”,活动范围和规模也日渐扩大。两年多的时间,王涛在全国共组织了大小活动100多次,涉及到不文明行为的各个范畴,并且把活动开展到社区、学校以及工地。现在,“绿色啄木鸟组织”已有志愿者四千人,在北京、成都、温州、长春、大连、沈阳、天津等全国十多个城市都有分部。3 i; V3 ~3 Z% ]8 r4 N& R$ w" J! \
: ~3 ?: F6 x6 o3 w, ]' m0 f1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